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小宝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《大明:大孙朱雄英,老朱扶我春庭雪小说》,由网络作家“一杯冰美式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“少年郎,当有此志气!”确定朱小宝就是自己的大孙后,朱元璋怎么看怎么喜欢。“你想做什么事,告诉咱,咱一定支持你!”“马爷爷,您为我做的已经够多了!”朱小宝正色道,起身对朱元璋拜了几拜。“大恩不言谢,以后我就是您亲孙子!”“这宅子,还有这些天的用度,我算了一算,恐怕得有三百两上下。”“还有入户的花费,只怕不低。”“我一个年纪轻轻,身强体壮,怎能凡事都靠六十岁的爷爷?”“以前是没有户籍,没有启动资金,现在不一样了,您放心,不出三月,我一定把这些花费加倍还给您,再挣钱给您养老!”朱小宝没有把话说死,也没有直接说金额。他有一些现代知识,说出来也很难让马老头明白。“呵呵。”朱元璋不乐意的笑了两声。“开口闭口说当咱的亲孙,却要把钱加倍还给咱?再...
确定朱小宝就是自己的大孙后,朱元璋怎么看怎么喜欢。
“你想做什么事,告诉咱,咱一定支持你!”
“马爷爷,您为我做的已经够多了!”
朱小宝正色道,起身对朱元璋拜了几拜。
“大恩不言谢,以后我就是您亲孙子!”
“这宅子,还有这些天的用度,我算了一算,恐怕得有三百两上下。”
“还有入户的花费,只怕不低。”
“我一个年纪轻轻,身强体壮,怎能凡事都靠六十岁的爷爷?”
“以前是没有户籍,没有启动资金,现在不一样了,您放心,不出三月,我一定把这些花费加倍还给您,再挣钱给您养老!”
朱小宝没有把话说死,也没有直接说金额。
他有一些现代知识,说出来也很难让马老头明白。
“呵呵。”
朱元璋不乐意的笑了两声。
“开口闭口说当咱的亲孙,却要把钱加倍还给咱?再拿钱给咱养老?”
“你见过亲孙给爷爷还钱的?”
“我看你啊,就是和咱生分,打心底没把咱当爷爷!”
“不不不,马爷爷您误会了......”
朱小宝连忙作揖赔罪,“不是那意思,我说是在我心里,您就是我爷爷。”
“别什么心里了,以后我就是你爷爷。”
朱元璋大手一挥,“还钱什么的不准再提!过几天咱给你找个先生,你跟着念书做学问,再去考个功名回来,让爷爷高兴高兴。”
如今太子朱标离世,人死不能复生,朱元璋只能把感情寄托在朱标的儿子身上。
这份感情,可重的很!
先多读读书,磨炼一下心性,肚子里多装点学问。
治国大道,不是那么容易的!
老朱自然不是真的要朱小宝去考个功名当官,但当官执政的那些道道,皇孙不能不懂!
宫里的朱允炆,自有大儒先生教导。
朱小宝也不能落下太多......
“马爷爷,我喜欢读书,但不想去科举。”
朱小宝却是一口拒绝。
“其实昨天我本来是要和马爷爷说这事的,只是没来得及,我已经转成商户了,以后我就做生意,赚大钱!”
“商户!”
朱元璋吃了一惊。
他自己颁布的户籍制度,当然最了解。
商人地位低下,赋税又重,商户属于贱籍的一种,比之普通民户远远不如。
“别人都是想怎么从贱籍恢复城普通民户的身份,你怎么要从民户转成商户?”
“咱不是说了,缺啥少啥,直接和爷爷说!”
“马爷爷,我要做出一番事业来!”
朱小宝解释道,“考科举我肯定不如那些从小就读书的学子,但做生意我有把握。”
“贱籍就贱籍呗,只要能争大钱,照样生活的好!”
“无商不奸!”
朱元璋骂骂咧咧一句,倒也不是很在意。
朱小宝毕竟当了十年的乞丐,有了点本钱,想去做生意过好日子,无可厚非。
有人帮助他,他知恩图报,还想自立自强,是个好孩子。
“那你想做什么,要多少本钱,说给爷爷听听。”
“马爷爷前几日留下银钱,还剩几两,足够本钱。”
朱小宝答道,“至于做什么,暂时保密,一定给马爷爷个惊喜。”
说完,朱小宝又对朱元璋拜了几拜。
“马爷爷为了给我入户,忙前跑后,费了许多功夫。我却将户籍转成了商户,让马爷爷白忙活了许多,还请爷爷见谅!”
啪!
朱小宝的额头上重重挨了两下。
朱元璋摇摇头,“你转都转了,咱不见谅还有什么办法!”
什么忙前忙后,其实都是朱元璋一句话的事。
他也不在意朱小宝是什么户籍。
只是稍微有些失望,这孩子心是好的,但路走岔了啊!
不过关于大明江山的未来,朱元璋现在只是隐隐有了个念想,还没具体的打算,倒不用着急考虑。
正在屋里说话,城门处一声钟声响起。
朱元璋眉头一皱,刚好了一点的心情,顿时再次低落。
这是太子朱标的丧钟!
太子病薨,大明国丧,应天城内外皆是哀悼。
朱小宝听到钟声,也肃穆站立,对着皇宫的方向弯腰下拜。
朱元璋问道,“你可知这是什么钟声?”
“哀悼太子朱标的。”
“你知道太子朱标?”
朱元璋有些期待的问道,说不定能让这孩子想起些什么来!
“在书上读到过。”
朱小宝的回答真心实意。
“华夏历史上最优秀的太子,也是最令人惋惜的太子。”
“洪武皇帝最疼爱的儿子,大明国运最重要的太子。”
说完,朱小宝拿起桌上的茶杯,将茶水倒在地上,“敬太子!”
“你跪下!”
朱小宝的回答,虽然不是朱元璋心里期盼的,但也足够让朱元璋动容。
“给你......给太子磕三个响头!”
朱小宝一愣,不知马老头这般为何。
转念又一想,太子朱标仁德满天下,说不定马老头家受过太子的恩惠。
朱小宝在现代就很痛惜朱标的离世,如今磕三个响头又何妨?
如果不是犯忌讳,朱小宝都想亲自去太子朱标的陵墓,祭悼一番。
在朱小宝恭敬的磕了三个响头之时,朱元璋也流下了浑浊的老泪。
“孩子,你好好的,爷爷这几天有事要忙,等忙完了再来找你。”
“马爷爷保重!”
哀悼的钟声过后,朱元璋离去。
朱小宝则再次前往应天府衙门。
他刚才对朱元璋说的话,有一半是假的。
朱小宝的户籍,现在还没来得及转成商户。
昨天去应天府衙门,衙门的人也很奇怪,好好的为什么要民户转商户。
加之太子病薨,诸事繁多,衙门便让朱小宝回家考虑几天,考虑清楚了再去办理手续。
朱小宝可不能多等。
既然决定了,那就好好的大干一场。
在马老爷面前志气,可不是嘴上说说而已!
火急火燎的赶到了应天府衙门,果然今天还是冷清。
朱小宝递上文书,便在衙门外等着,不用排队,倒也方便。
一辆马车从衙门外驶过,马车里的中年人随意瞥了几眼应天府衙门,目光从朱小宝身上一扫而过。
哗啦一声!
中年人差点在马车里栽了个跟斗。
“去,快去请我义父来!”
“没骗你吧?”
“等会儿去姐姐家里,姐姐给你看更好的!”
“别别别,我给钱!”
应天城下,梨花巷外。
隔壁的小寡妇眼神勾人,伸手一拉,朱小宝好险没撞在小寡妇的胸口上。
朱小宝直呼受不了。
你这一竹篮的新鲜出锅的豆腐,撞坏了咱可赔不起!
“朱小哥吃姐姐的豆腐,姐姐不要钱。”
小寡妇不愧是远近闻名的豆腐西施,嘴角一勾,眼眉带笑,胸脯再往前那么一挺,那俏丽的模样,看的朱小宝心跳都加快了几分。
“三十如狼,四十如虎。”
“朱小哥,你要是进了豆腐西施的屋,怕你天黑都撑不到。”
“滚!老娘就喜欢朱小哥,看不上你,你不服气?”
小寡妇美目一瞪,双手叉腰,更有一番风情。
“我有钱!”
朱小宝可遭不住,赶紧扔下几个铜钱,抱起一块豆腐就跑了。
哥就想吃个冒着热气的嫩豆腐,容易吗?
搁半个月以前,朱小宝还只能咽着口水,远远的看豆腐西施一眼。
他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大好青年,打了一个通宵的黑神话,第二天躺床上,眼睛一睁,就来到了大明洪武二十五年,变成了一个十八九岁的乞丐?
这幅身体的原身有些痴痴傻傻的,当个乞丐到处要饭,今天吃饱明天不饿,倒也没啥烦恼。
可这就苦了朱小宝,他不疯,也不傻啊!
每天肚子饿得咕咕叫,睡的山神庙又破又旧,还要和别的乞丐争抢。
至于吃的,别说豆腐西施,就是豆腐渣他都捞不上一口。
好在朱小宝运气不差,来到大明的第三天,就遇上了一个姓马的老头。
马老头脾气有点坏,但心善。
见到朱小宝的第一面,就拉着朱小宝好一阵子打量,请朱小宝吃大餐。
见朱小宝没地方住,又在应天城里买个宅子给他,接下来几天,还给朱小宝送衣服,送吃的......
最最重要的,马老头在应天府衙门那里走通了关系,给朱小宝弄了户籍,让朱小宝彻彻底底的成为了一个大明的人。
大明的户籍制度严格,没有户籍,朱小宝只能一辈子当乞丐,顶了天去给大户人家当奴仆。
而且他以后结婚生子,儿女也只能继续当流民当奴仆,子子孙孙都翻不了身。
马老头能帮朱小宝搞定这些,也是花了大功夫的。
朱小宝总不能靠着一位老人家过活,现在有了户籍,自己得想想办法。
回家蒸了鸡蛋羹,再弄个小葱拌豆腐,和着一碗大白米饭,朱小宝一边吃着,一边思索着以后的规划。
正在这时,院门响了。
听脚步声朱小宝就知道,是马老头来了。
这段时间,马老头三天两头就往这里跑,算算时间有三天都没来,今天也该来了。
“马爷爷,今天这么早?”
朱小宝放下碗筷,欢快的迎了上去。
“咱......咱想你了。”
与往日笑呵呵的模样大不相同,今天的马老头一脸沉重,眼睛还有些浮肿,似乎心情沉重。
“马爷爷,您快坐下,我给您倒碗茶。”
马老头这样子,把朱小宝也吓了一跳,赶忙给马老头搬了张椅子,试探性的问道。
“我也正在想马爷爷您呢!两天不见,马爷爷是有什么事儿?”
“嗯,有事儿。”
马老头木然的靠在椅子上,说话有气无力,动了动嘴皮子便不再说,只是愣愣的看着前方。
“马爷爷,这是我刚蒸的鸡蛋羹,嫩滑有营养,刚弄的小葱拌豆腐,爽口又开胃,您尝几口?”
见马老头不想说,朱小宝也不好多问。
以往这种时候,朱小宝夸赞自己的厨艺,马老头必定是要尝一尝的。
或褒或贬,也总要评价一番。
“巷口卖豆腐的西施,马爷爷您刚才看见了吧?今天穿的特别好看,要是年轻个七八岁,我还真想去和她多聊几句,娶回家既能挣钱又能过日子。”
“昨晚隔壁王大爷的狗叫了半宿,估计家里进贼了,要不就是有老鼠偷吃粮食......”
“西头的李木匠前天问我,愿不愿意去帮工,一天管两顿饭......”
“我寻思着能学门手艺也不错,可不管是磨豆腐,还是当木匠,拜师学艺都不容易,没个几年功夫不行......”
朱小宝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,他的话不假。
抛开户籍的限制不假,这年头知识是奢侈品,手艺也是金贵的很。
想跟人学个东西,端茶递水伺候师父个三年五载,那都算时间短的,不给人当半个儿子,别想学人家吃饭的本事。
可不管朱小宝今天说什么,怎么贫嘴,马老头都是耷拉着脑袋,眼神空洞,一言不发。
那种颓然的气息,看起来比前几天老了十岁不止。
“马老头,到底怎么回事儿?”
“发生了什么?”
“你别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!”
“都六十多岁的人了,元朝都亡了!从蒙古鞑子到咱洪武皇帝,兵荒马乱的你都活了下来,还有啥想不开的?”
朱小宝可见不得这种气氛,凑近马老头加大了声音。
“说出来,天塌了有皇帝顶着,其他事情我和你一起担!”
“呜呜呜......”
马老头被朱小宝一连串的问话惊醒,看着朱小宝,嘴一撇,话说出口,变成了呜咽声。
“咱儿子死了!”
这?
朱小宝没想到,短短三天,居然在老人身上发生了这种事情。
白发人送黑发人,老年丧子,人生四大悲事之一!
“马爷爷,您哭出来,心里就会好受一些。”
朱小宝拍着马老头的背,安慰道,“以后您就把我当成您的孙儿,给你养老,陪你解闷儿......”
“您想吃什么,孙儿给您做。”
“您想去哪儿,孙儿陪着您。”
“您走不动路了,孙儿背着您......”
“人的一生总有苦难,我以前还是从棺材里爬出来的,差点没命,不也都过来了。”
“什么?”
马老头本来眼眶泛红,无心听朱小宝说话。
可这句顿时让马老头心里一颤。
“你说你是从棺材里爬出来的?”
“不卖?他一个商人竟然敢说不卖?”
“这可是圣上指名道姓要买的!真还拿不住他了?”
都转运司衙门内,传来了转运使的阵阵咆哮。
他愤怒的神情中,还夹杂着一丝狠厉。
不过一介最低等的商户,竟然也敢跟官府叫板?
官府愿与他好言商议,本已是最大的仁慈了。
“去!给我将他的宅子围住,本官倒要看看他到底从不从!”
蓝府。
蓝玉派去暗中调查和保护朱小宝的人迅速闪进了蓝玉的院子。
除了派人保护朱小宝,蓝玉也同样动用了关系,在探查九年前老朱在钟山帝陵屠杀御林军和守陵太监一事。
“将军,他遇上麻烦了。”
蓝玉自是知道这个‘他’指得是朱小宝。
他猛地起身,厉声道。
“说!”
那名暗卫将转运司与朱小宝之间的事全盘托出。
蓝玉听完却是十分不解。
“他怎的会与转运司结怨?”
“回禀将军,好像是转运司想找他买盐山和制盐的工艺,他不肯。”
原来如此。
怪不得这小家伙不惜改农籍为商籍。
蓝玉眼眸微眯,浑身散发出阵阵杀气。
“你多带些人去,让转运司别乱来,就说是奉我之命!”
蓝玉似是有些不放心,说罢又将腰间的令牌交给了那名暗卫。
“是!”
暗卫都离开好一会儿了,蓝玉才回过神来。
他看着门外,低声呢喃。
“雄英,若真是你......就算是拼上咱们这些老骨头的命,也势必要将你推上那个位置!”
“咱蓝家、常家、朱家的希望,可全都寄托在你身上啊!”
“你可知,咱三家的生死荣誉,和你这些叔叔伯伯的命,都被你一手攥着呢!”
秦淮河小院内。
朱小宝留下活钱后,便将剩余的七百两都装入了锦盒。
这些钱,是他用来报答马老头的。
仔细盘算一番,马老头倒是有些日子没来了。
想必是太子薨后,衙门有许多积压的事务要处理。
他雇佣的劳力,这几日也已经开始在盐山下盖工坊了。
等工坊修缮完毕,制盐也会方便许多。
朱小宝满怀期待,却不知道他即将迎来一场灾难。
咚咚咚!
突然响起的敲门声,让朱小宝立刻警惕了起来。
若是转运司的人来找麻烦,要强买,他目前根本就没有反抗的能力。
稍等片刻,见门外没有其他动静后,他这才起身开门。
“马爷爷?”
见是马老头,朱小宝这才放下心来。
“小宝,你这脸色怎么这么差?可是遇上事了?”
朱元璋担忧的问道。
朱小宝笑着摆了摆手。
“没事,马爷爷你怎么现在才来,我可是早就给你准备好了惊喜,正等着你呢!”
见朱小宝笑开了,朱元璋这才松了口气。
“什么惊喜?你还怪神秘的!”
朱小宝将朱元璋扶到桌前坐下,将桌上的锦盒推到了朱元璋的面前。
“马爷爷,打开看看?”
“好!”
朱元璋倒也不墨迹,直接上手打开了锦盒。
等看清盒子里装着的七百两白银和银票时,朱元璋吃惊的瞪大了双眼。
“这......”
不过五天而已!
这小子居然就弄来了七百两的巨款?
朱小宝咧嘴一笑。
“马爷爷,你看我在经商方面,是不是天赋异禀?”
他也没想瞒着老马头,继续道。
“我不过是从盐矿石中将盐提炼出来,然后卖给了转运司。”
“什么?!”
朱元璋闻言大受震撼。
“你是说,宫......那种精盐是出自你手?”
朱小宝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,笑道。
“没错。”
“我之前说要报你的恩,可不是闹着玩的,男人嘛,必须一诺千金!”
“即便成了商籍,但骨子里的劲儿可从来没变过!”
朱元璋眼神迷离,呆呆道。
“你这个傻孩子呀!”
“为了报答咱老头子,居然甘愿沦为最低等的商籍,你怎么这么傻啊?”
朱小宝无奈笑道。
“马爷爷,咱们现在有钱了,以后就能过好点的日子,何必纠结于农籍商籍呢?”
朱元璋狠狠点头,心中也下定了决断。
“商籍也罢,农籍也罢,你若想改,也就是咱一句话的事,无妨!”
虽说他作为皇帝,一向对权利都十分克制,基本不会滥用。
但对方要是朱小宝的话,他愿意破例!
朱小宝努了努嘴。
“马爷爷,你先坐会儿,我去弄些吃食来。”
“去吧!”
朱元璋望着朱小宝的背影,会心一笑。
“这还真是个好孩子啊!”
很快,朱小宝便端着两碗手擀面和一盘泡萝卜,几瓣大蒜走了过来。
“开饭!”
朱小宝这一声荡气回肠的‘开饭’,倒是瞬间激起了朱元璋的食欲。
作为淮西人,朱元璋就喜欢吃面条就生蒜。
再搭配上这嘎嘣脆的萝卜干,别提有多美了。
但朱元璋还是忍不住苦笑摇头。
“你这小子不是说有钱了吗?怎么还吃的这么简单?”
朱小宝一本正经道。
“钱咱是有了,但不能忘本啊,我觉得这面就挺好的,好吃还管饱!”
“不过,马爷爷你要是想吃点别的,告诉我一声就行!”
这话,可以说是直接刺穿了朱元璋的心。
因为朱小宝与朱元璋的经历,几乎相差无几。
那段吃不上饭的日子,也是真不好受。
不过正因如此,从农家小子到称帝,百姓的艰难他也一直谨记于心。
身为帝王,他一直勤于律己,尽可能避免一切铺张浪费。
“你说的对!就算咱有钱了,也不能忘本!”
朱元璋激动的大喝出声!
随即,屋内便只剩下了两人吸溜面条的响声。
嘭嘭嘭!
就在朱小宝准备收拾碗筷的时候,门外传来了一阵暴力的敲门声。
朱小宝起身将朱元璋挡在身后,皱眉道。
“马爷爷,你等下可别强出头!”
朱元璋有些不解。
“这是怎么了?”
朱小宝淡淡开口。
“估摸着是有人来挑事!”
朱小宝的语气轻描淡写,淡然的神色中似乎还带着几分不屑。
朱元璋在这孩子身上,没有看到分毫的畏惧之色。
遇事淡定从容,心中却刚烈如虎,这孩子绝不会是个任人拿捏的弱者!
朱元璋眼眸微眯,如一头雄狮般盘踞在太师椅上,静静的等着朱小宝开门。
“你小子看问题倒是通透得很呐!”
“但随着人口的滋生,你口中再分配的问题便会被无限放大,恐怕不只如你说的这般简单。”
朱小宝见是马老头,赶紧一阵小跑过去,将他搀扶住。
“马爷爷,你什么时候来的?”
朱元璋笑道。
“有一会儿了,我一直在外面蹲着偷听呢。”
朱小宝闻言,立马板起了脸。
“简直胡闹!都一把年纪了,怎么还学会听墙角了?要是闪到腰怎么办?”
刘三吾顿时一怔。
这小子是在训斥朱老爷子?
这可是大明帝王啊!
这简直比听到刚刚朱小宝的那番高谈阔论,还要让他感到刺激。
若不是在人前,他早就失态了。
这与寻常百姓家的孙子,教育顽皮的爷爷有何不同?
刘三吾咽了一口唾沫,神色紧张的看着朱元璋。
但让他没料到的是,朱元璋不怒反笑。
“咱跟你保证,仅此一次,下不为例。”
卧槽?
刘三吾差点在心里骂娘。
强硬了一辈子的老朱,居然心甘情愿的被孙子训?
这也太颠覆他三观了!
刘三吾的眼神在朱小宝和朱元璋之间来回切换。
他后知后觉回过神,才想起来要行礼。
朱元璋笑着摆了摆手。
“刘学士是咱特意请来考你的。”
这轻描淡写的一句话,恰到好处的阻止了刘三吾行君臣礼的动作。
刘三吾顿时一惊,立马切换成了普通的行礼姿势。
朱元璋敷衍回礼后,便迫不及待地看向了朱小宝。
“孩子,你刚刚说的再分配的事,是真说到点子上去了,即便是朝廷里的那些大官儿,也都未必能比你分析得更为透彻。”
朱小宝腼腆一笑。
“马爷爷,你快别给我戴高帽子了,你一句人口滋生,可比我点的透彻。”
随即,朱小宝又叹气道。
“以你的博学多识,也难怪都一把年纪,还依旧要被圣上倚仗。”
朱小宝这可不是在瞎吹。
刚刚他确实忽略了人口滋生的问题。
这也是在再分配之中的土地兼并时,会同时出现的并发症。
若处在战争年代,人口有增有减,即便土地兼并,对普通百姓而言,影响并不大。
因为地广人稀,百姓们也都能获得生活所需的土地。
可若在和平年代,人口只会有增无减。
毕竟普通百姓除了种地,便也只有造娃这事可干了。
土地数量未变,人口却不断增长,人均占有土地量便会不断锐减。
等百姓们负担不起种地的税收和摇役后,便也只能将土地低价贱卖给佃户。
此番,便会有大量佃农出现,这也是大势所趋。
但佃农再多,也不会威胁到国家统治。
真正影响国家税收的,是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大财主,大士绅。
一旦土地流落到他们手中,他们便会想尽法子逃避税收和徭役。
这爷孙两人的对话,似乎让刘三吾看到了两代帝王正共谋大业。
若是单论学问,他兴许能口若悬河。
可这谋政之事,他是真插不上嘴,也根本不敢插嘴。
所以,刘三吾很是识趣的闭嘴不言。
朱元璋笑而不语,但眼神却紧盯着朱小宝。
“孩子,此事你可有法子解决?”
“当然!”
朱小宝直接开口。
如此笃定的回答,让朱元璋猛的一震。
一旁的刘三吾更是被朱小宝的这种自信,震得呆愣在了原地。
朱小宝微微一笑。
“我的法子,必定能解决此番问题。”
呵呵!
朱元璋面带微笑,点头捋须,转而回首看向了刘三吾。
这意思再明显不过。
咱乖孙这股子自信劲儿,是不是随咱?
“哦?你且说来听听。”
朱小宝叹息摇头。
“可我说了又能如何?当今圣上怕是没这个胆量去做。”
此话一出,刘三吾顿时胆战心惊。
这世间还有老爷子不敢做的事?
你怕是还不够了解你爷爷吧!
朱元璋的胃口倒是被吊的更高了。
“你且先说说看嘛。”
朱小宝也不磨叽。
“其一,测量土地并记录在案,后将新发现的土地也纳入税收征收范围,从而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。”
“其二,将各类税赋和徭役合并征收,简化税收种类,从而限制官员苛刻扰民的行为,使税赋趋于稳定。”
“再者,按照田地面积征收银两,并由官府统一负责征收和解运。”
他要是记得没错,大明题材的电视剧里,张居正提出的改革法便是解决方案。
他将这个方法直接照搬就行。
此番话,让朱元璋陷入了沉思。
就连他眼中的光亮,也都渐渐淡去。
单是测量土地并记录在案,这就已经十分困难了。
朝廷可以颁布政策,可地方政府又能执行到位吗?
怪不得这小子说咱未必敢做。
但不考虑执行方面的问题,单就这话题而言,朱元璋还是十分感兴趣的。
“那你觉得,该如何将这些落实呢?”
朱小宝继续道。
“首先,那些朝廷不得知的隐匿田产,只要朝廷派人丈量,就一定会增多。”
“其次,如今按人头征税,有不少百姓为了能少纳税,不惜将男丁抚养长大,女丁则多以不足二十钱贩卖,如此惨状,屡见不鲜。”
朱小宝掷地有声。
即便他只是在陈述事实,却似是在替百姓家的女娃向朝廷讨个公道。
此时,朱元璋沉默了。
对于大孙的质问,他即便知其因却不能作答。
刘三吾沉默片刻道。
“此惨状皆因女丁不是劳力,还徒增了税收负担。”
但世间还有更狠的,直接抛弃杀害的,更是不计其数......
人都是逐利的,这便是封建社会的残酷。
即便朱小宝可以去抨击这些不公,但身处其中时,他也只能遵循规则。
人在弱小之时,能做的便只有无声呐喊了吧!
朱小宝继续道。
“若想改此惨状,也很简单!只要丈量土地并登记在册,往后将人头税并入田税中一并征收,不再单独按人头征税便可。”
人可以说没就没,但地不可能。
这些地就在那儿摆着呢,谁会傻到不出来认领?
只要官府盯着田产,不管你是什么身份,照样得按地上税。
除非他们不要这地了!
至于最后一条政策,朱小宝没打算说。
若是前两条不能施行,最后一条说了也是白搭。
朱小宝来盐山脚下视察了一圈工坊的修缮进度后,刚准备离开,便迎面碰上了一群人。
这几人似乎是专门在等他。
朱小宝虽然有些疑惑,但还是恭敬行礼。
“请问各位有事寻我?”
站在正中间的,是一个面色黝黑的壮汉,他神色激动,双眼中还流露着几分酸楚。
他便是朱元璋亲封的大明郑国公,常茂!
亦是大明战神常遇春的嫡长子。
而他身后的两人与他长得极为相像,一样面色黝黑,身材魁梧。
站在左边的是他的二弟,开国公常升。
右边的则是他的三弟,凤阳侯常森。
他们的神情与常茂别无二致,都是一样的激动,且眼神中流露着酸楚。
最初从蓝玉那里得知雄英还活着的时候,他们根本不信。
眼下看着亲外甥就站在自己眼前,三个铁汉子的眼眶顿时就开始泛红了。
这绝对就是大姐的孩子,我们的外甥!
绝对就是雄英!
见几人不说话,朱小宝便打算绕过四人离开。
但为首的那位,却突然拦住了他。
这一动作让朱小宝不由得怀疑起来,眼神中也带了些许防备。
“贵人有事?”
常升和常森刚要开口,却被常茂抢先了一步。
只见他指了指地下,声音颤抖道。
“孩子,这可是你掉落的玉手串?”
朱小宝愣了愣,随后看向了他指的地方,还真有一串成色上好的玉手串。
他摇了摇头。
“这玉手串不是我的。”
“若无事,在下便告辞了。”
说完,他拱了拱手便离开了。
看着朱小宝离开的背影。
三个在战场上杀人如麻的铁血汉子,此时各个双眼通红。
“孩子,这可是小时候舅舅送你的和田玉手串啊!你怎么就忘了呢?”
“你说你喜欢和田玉,舅舅便去疆域打了胜仗,命人不辞万里,务必要送到你手上的啊!”
“你怎么能忘了呢?”
常茂拳头紧握,青筋暴起。
他转头看向蓝玉,声音轻颤。
“为什么?你为什么现在才告诉我们?”
蓝玉无奈叹息。
若朱允炆登基,上位便会立马清洗以他为首的这些淮西武将集团。
常家要是不卷入这场风波,那上位也定会看在三人是常遇春嫡子的份上,保他们相安无事。
可眼下......
怕是再无退路了。
蓝玉看向常家三人,严肃道。
“你们确信他便是雄英?”
常茂依旧拳头紧握。
“这定是大姐的孩子!为什么!你快告诉我为什么!为什么雄英还活着?”
“九年啊!这九年流落在外,他到底都经历了些什么?”
老二常升大喝。
“雄英你放心,即便你如今没了娘亲,但只要有舅舅们在,俺们一定护你一生周全!”
老三常森特也跟着喝道。
“大姐的二子是指望不上了,但雄英可不同,他那聪慧劲儿,可不是一般人能及的!活着就好!活着就好啊!”
蓝玉见状,沉声道。
“雄英关乎着我们的未来,今日我找你们,也是想讨一个确定的答复。”
三人闻言,微微一震。
常茂显然有些不悦。
“小叔,作为雄英的亲舅老爷,你这是揣着答案装糊涂呢!”
“打小你比我们对他还亲,每次去打仗都得托人给雄英带些稀罕物。”
“他究竟是不是雄英?你还需要我问俺们?”
朱小宝边走边摇头。
从那几人的穿着来看,定是非富即贵,若是专程在那儿等我,八成是为了盐山。
还真是树大招风啊!
虽然有些无奈,但他也没什么好怕的。
毕竟若是洪武帝统治下的应天府,出了强买强卖的丑闻,那可就是在打洪武帝的脸。
这事要真被他给遇上了,他势必要把这事给闹大,直接捅到洪武皇帝那去。
“不过......”
那些人眼中怎么还透露着浓浓的关切之色呢?
朱小宝不免感到有些奇怪。
难不成自己与他们沾亲带故?
可若真是这样,为何他们早不来找他呢?
奉安殿。
朱元璋面色凝重的在大殿内来回踱步。
他有几分紧张,也有几分害怕。
天下之大,能让老朱害怕的事还真没几件。
但此事事关他的乖大孙,让他不得不怕。
“人到了吗?”
这已经是朱元璋第三十七次冲门外叫嚷了。
黄狗儿气喘吁吁的冲进大殿,大声道。
“到了,到了!”
“到了还不让他进来?赶紧传啊!”
朱元璋话音刚落,一位三十出头的壮汉便踏了进来。
此人名叫李思,正是元末朱元璋起义之时便跟随他的亲兵。
也是九年前钟山帝陵,朱元璋唯一留下的活口。
“草民叩见陛下!”
朱元璋神色一凛,上前几步道。
“起来吧!”
“你可知咱今日找你来所谓何事?”
李思惶恐道。
“草民已猜想一二,陛下应该是想问九年前钟山帝陵发生的事吧!”
见朱元璋没有反驳,李思便继续道。
“陛下,当年之事,草名绝无一句谎言!”
“那日棺材也不知怎的就被打开了,等我们去看的时候,皇长孙的尸首便已然消失了。”
“那夜大雨滂沱,去寻的人虽未找到人,但却都说见到地上有许多孩童的脚印......”
九年前,御林军也是这般向朱元璋禀告的。
当时朱元璋只觉得他们是为了逃避责罚,所以才统一口供来欺骗他。
一怒之下,他便将所有人都给砍了。
可现如今,这说法却成了他唯一的希冀。
沉默片刻后,朱元璋死死盯住李思,沉声道。
“在你看来,究竟发生了何事?”
李思眉头微蹙,牙关紧咬。
“依草民看,若不是闹鬼,那便是皇长孙复活了!”
“可若是闹鬼,咱杀人无数,也从未见过鬼魂,所以......”
他自是不敢用‘皇长孙殿下没死’这几个字的。
毕竟九年前宣布朱雄英死讯的便是朱元璋。
若是说了,那他可就是在当面指责朱元璋失责。
闻言,朱元璋浑身一颤。
李思的话与当初无二,那时他不信,可现在他却希望这都是真的。
怔愣片刻后,朱元璋无力道。
“所以......你是说咱大孙复活了?”